载入图片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单位类别
其他高校
通讯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南京仙林大学城仙林大道138号
邮编
210023
单位网址
http://ttc.njucm.edu.cn/
关注
单位简介
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4年,是全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单位。建校初期,南京中医药大学为新中国高等中医教育培养输送了第一批师资、主持编写了第一套教材和教学大纲,培养并诞生了新中国中医药界最早的学部委员(院士),为新中国现代中医高等教育模式的确立和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目前,南京中医药大学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国家卫生部确定的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全国中医师资进修教育基地、中国中医文献检索中心分中心,同时也是首批获国家教育部批准接受和培养外国留学生及台港澳地区学生的高等中医药院校。
重大科研平台
学校现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针药结合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个、江苏省重点研究机构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江苏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2个、江苏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3个、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学校构建形成了“一个中心、四大板块”的科技平台布局,即江苏省中医药研究与新药创制中心和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园、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中药产业园区、中国医药城中医药研究院、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加快推进“产、学、研”结合,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与江苏产学研合作情况
南京中医药大学积极参与国家、江苏省和南京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技术转移对接活动,开展中医药技术转移的组织与服务工作以及技术转移项目过程管理,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适应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技术转移特点的技术转移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构建一个中医药产品开发特色的产学研支撑服务体系。加强与省内制药企业进行多方面合作,解决企业在生产中关键技术难题,推动中药新药校企联合技术攻关;与附属医院建立科技协作网络体系,在企业科技创新基金项目联合申报、医院制剂研发、基于临床经验方的新药合作开发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
组建一个校地产学研合作和技术转移辐射支撑体系。构建我校科技中心与泰州医药城、南京浦口生物医药研发基地、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南京市鼓楼大学科技园的校地科技辐射支撑体系,构建我校中医药技术转移网络体系。
因地制宜建设一支精干适用的技术转移工作队伍。组织专家队伍赴南京新城科技园、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泰州高港区等地参加产学研合作,分析市场,掌握信息,解决企业技术难题。

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名称 研究方向 专家

优势应用学科

学科名称 学科性质 主要服务产业领域 主要依托科研平台 平台性质 博士学位授予点
中药学 国家重点学科 能源环保 “中药资源产业化与方剂创新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教育部中药炮制规范化及标准化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科技部规范化中药理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标准重点研究室、江苏省 2011 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2 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方剂高技术、中药 效与安全性评价),1 个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用生物资源研究与开发),5 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中药质量标准、中药制剂、中药炮制、中药化学、中药理实验室),2 个教育厅重点实验室(方剂研究、中药炮制),6个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中药制剂与制药工程、中药理、中药资源与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化学、中药种子与资源)。建有江苏省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中心、 植物药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中药质量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理血方剂创新药物工程中心、江苏省中药高效给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 3 个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药学、中药学综合训练和中药制药实践教育中心)。建成并试运行南京中医药大学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总面积 4000 余平方米)。 省部级
中医学 省部重点学科 能源环保 国家中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南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临床评价重点研究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瘀热病机重点研究室、健康养生研究中心、澄江针灸学派传承工作室、江苏省抗肿瘤验方研究与产业化工程实验室。 学科五个学术方向:1.中医病机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2.外感疾病辨证论治体系研究,3.方剂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4.针灸临床治疗规律及效应机制研究,5.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与平台建设 省部级
中医儿科学 国家重点学科 能源环保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儿科)实验室 省部级

联系方式

所在部门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部门网址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负责人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务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手机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电话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E-mail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传真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联系人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职务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手机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电话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E-mail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 传真 对接成功后可查看